查看: 11180 | 回复: 3

[我在现场] 东海镇东沙古民居(土格房,舂墙房)

[复制链接]

166

主题

20

帖子

3075

积分

黄金会员

Rank: 6Rank: 6

莆币
12
发表于 2020-12-18 20:38:40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莆田故事
东海镇东沙古民居

东沙,这个地方名字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就已经存在,从朱寨祖先来到东沙就看到龙川东沙,人杰地灵,背靠山,面临海。一个宜居的好地方,到99年后,东沙东边移民一户东沙蔡氏始祖蔡度到东沙居住。共同在浮山建立“保和堂”宫庙。东沙成为十几姓聚集地。东沙始祖得蜂穴,人口到明朝1520年超过朱氏,两个姓氏迅速发展壮大,两个大姓基本把其他姓氏挤出去, 其他姓氏合起来挑拨离间,蔡朱亲戚经常因为小事吵闹。请来县长调解。东沙名字给蔡氏,朱氏地名为朱寨(朱寨族谱有记载)。东沙属于莆田灵川里,朱寨依然属于仙游连江里。
东沙现在的地界基本保留乾隆时期蔡新“跑马圏山,据沫圈海”的界线,一部分由于一些人后裔的出卖,东沙海洋面积少很多。外地人口中的“东沙朱寨人”,就是一个离不开的亲戚关系,谁都少不了谁。东沙不是代表现在的小氛围东沙村。
东沙的古民居基本被钢筋水泥房子占了。特别是现代的东沙村要建设居民小区,古民居基本拆差不多。不是拖拖拉拉几年,这照片也看不到。所以,趁机会写一篇,保存一些这土房子。一些房子在解放,土改时期墙壁都有写宣传口号。随着土房子拆迁,以后再也看不见那一个年代的影子。仿佛,岁月没有经过那沧桑和历史轨迹。只有这图片就是历史最好的证明价值。那一代人的命运和选择转折点,凝聚力。
现在能保存下来,属于四五十年代的东沙三大八角楼。是东沙村最大,最有权利,最有特色的房子。也是最完整的土房子。

祖先这些古民居基本分这两种盖房子方法。
一种是“挂灰墙”也叫“垒墙”

民间建筑“挂灰墙”的工夫比较复杂,用工时间长,工作效率低,但劳动强度不大,一般是中老年人或妇女,甚至小伙子来完成此项工序。

墙合介绍;
首先是把“墙合”放在石头地基上面,墙体约有45厘米阔,墙合是用杉板做成,板身大概有80厘米厚,长约1.8米,一端是固定的做成方形。另一端是开口的,每次舂墙时这一头是套在已经弄好的尾巴,一截接着一截,一层磊起一层,垒砌成墙壁。墙合按在墙体上必须用两根圆铁棒作横挡,以保持墙合平衡不脱落。墙锤有两根或多根,用硬柴做成,一头为圆形,一头为半扁,差不多一米六,夯实墙土。一合墙土一般3至4次打夯,每次墙上倒入合里要用双脚踩实,使劲地打夯,直到坚硬平实为止。墙合打开后,必须得用木条在墙上拍打。那么墙土的加工要费一番功夫。要以红土为主,搅入一些沙、瓦片、稻草及小石头,一些地方加小木头。土要有一定的湿度,应当用锄头打翻三四次,使土与瓦片、小石头搅拌均匀。“挂灰墙”的作法就麻烦一些。先在墙合里就与一般的土分别清楚,用薄板块在墙合里隔开大约10厘米阔度。墙土采用多种土混合搅拌,大抵是红土、黑土、黄土及沙土,加入石灰头(称混合土)如图,洒上一定的水份,搅拌均匀后倒入墙合内的靠外边10厘米左右,跟里面的土一齐夯实。墙合打开后应当立刻夯实,用小板拍打。这时必须得用5、6个人跟在后面拍打,反复拍击,直至表面“出油”为止。拍打的工夫要花一定时间,一次墙合完成之后,拍打“挂灰墙”的时间恐怕要多几倍于墙合打夯。拍打“挂灰墙”的人,手里拎着小篮子,盛有混合土,如果中间有凹陷处,则及时补上去,特别是上下及左右边衔接处,要多加小心,拍打至没有痕迹为止。整座房屋完成后,墙体三四个月才完全干实。“挂灰墙”的颜色呈淡黄色,表面光滑细腻,风雨无忧。

“挂灰墙”工程完成后头几天,如果遇上雨天,则用塑料布或帆布给遮盖,以防雨点打湿,保护表面的光滑。若表面被破损,“挂灰墙”的质量就被打折扣。那个时代乡村建房,一般是兴建传统的四间厢、五间厢或七间厝,也有三间厢或下间拖,下座吊和大型群居房子。(如厝前自然村“三张厝”)等等,外墙一般使用“挂灰墙”。建造房屋时间一般选择在秋冬季节进行,因为这个时候少雨,气候干燥,墙体容易干。“挂灰墙”的室内粗糙简陋,外墙容易干,内墙不易干,等待一年过后才能粉刷草土浆,再用白灰粉刷。同时还得整理屋顶,添砖加瓦,最后铺设地板,一般用地板砖(红色六角砖),也有用灰格拍打而成。
一些穷一些的,只能盖一层,没有钱再挂灰,就住进来。有钱人会盖两层楼,三层楼再装修。
就像这三层楼八角楼就是东沙最高档,豪华房子。就当初四十年代的东沙也只有东沙村有三家;

一家是位置厝前自然村。“南洋”房子。
坐北朝南,前后门,两层,四间一厅。外墙有扶手,砖头柱子。做过厝前临时村部,后来被主人收回来。

一家是位置东沙街“美华堂”开药店。
坐北朝南,门口就是八十年代东沙最热闹的街道(东沙街,东头街)。三层楼八角楼,三个店面。

一家是“新顺兴”。
三层楼的八角楼(房顶为现在的别墅模式)。坐北朝南。(如图)是现在的东沙村村部,以前是东沙最富裕的家庭,房子刚刚盖起来,由于处在东沙朱寨交界处,朱寨害怕这房子居高临下,就建立围墙。解放以后房子被没收成为东沙派出所,再后来做为东沙村村部。

房子一般情况最好是坐北朝南,夏天不会被太阳晒,冬天却阳光入门来,拿一把椅子晒太阳就是最快乐的享受,再看一本东沙故事书。

另一种是“土格”房

在农村,依稀还能在高楼大厦与皇堂富丽别墅的夹缝见到一些土格老屋,这些老屋历经几十年沧桑岁月的风雨浸蚀,已然斑驳淋漓,有些已成断垣残壁,与周边的奢华建筑显得格格不入,然而这些老屋却凝聚着上一辈人的辛酸历程与心血。
  土格作为建筑材料被沿海人民广泛推广,应追溯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。那时建筑物质极度匮乏,水泥钢筋仅限于国家重点项目建设,村里零星有一二座砖石房,那算是富豪人家的宅第。一般人家使用砖石只舍得充当基础之用,墙壁都土格结构,再抹上带稻草的泥浆,条件好些的再上一层白灰,已是令人瞩目的。毋庸置疑,土格相对于民国前的垒土墙,已是巨大的进步了,更简易更适合农村建房。
  制作土格一般选择于少雨季节,由具有实践经验的老农操作,先请木工做个光滑的土格印(模型)一般为20//20//40厘米还有大一点规模大小不一样。土格的体积是现代机砖6//12//24厘米的十来倍,呈长方体,先掀开田地表层含有机肥的土壤,挖出"二隔土"(硬土),有粘性的红土更佳,之后灌水泡土一夜,晨起脚踩泥土,然后用锄头把剁碎的稻草与泥土搅匀,再而把泥土倒入土格印,整平表面,使劲抬起土格印,土格成形。二天之后,翻晒土格,小心撬起竖立让风吹日晒。这时候最怕小孩捣蛋,玩多米诺骨牌游戏,一脚踢去全场唏哩哗啦皆倒,土格未免会有断裂,更怕的是天有不测风云,突然下起西北雨,那损失就惨重了。

  用土格砌墙造房,多在秋冬季节,粮食有了收成,可以供工匠与帮工吃饱养足精神。帮工都是村里的青壮年劳力,农村建房多是二层瓦房,到了二层,土格是通过这帮青壮人扔递上去,要具有一定力气的。遇到严劣天气时,还要与老天爷抢时间的,在人力时代建座房屋是农村的一个巨大工程,主人总是提心吊胆的,直到木工上梁钉檐盖上瓦片才放下心,晚上可以开开心心喝大厦落成的庆功酒。若偶来一阵润雨,工匠及亲戚朋友会高呼,"财如水涨",主人的敬酒更加热烈。
  这样的土格老屋冬暖夏凉,以四合院居多,建有鸡屋鸭舍,猪栏牛圈,门前有树荫,屋顶有炊烟,院里堆柴薪…
因为以前房子基本没有地基,就是简单在地面挖一点,就用溪石头垒起来,有钱的用石头垒起来。为了加固有些人会在外面加一层溪石头护墙,因为沿海地区经常下雨,特别是四月份春雨绵绵,加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。如图。以前建立房子,都是请师傅和亲戚朋友过来帮忙。亲戚能吃一碗菜饭,大米饭加猪脚汤就是过年味道。蒲仙流行一句话“猪脚哌干饭,死了也甘味”。除师傅有工资,帮忙的没有。等到其他亲戚盖房子,也过去帮忙。和现在一样保存好习俗,现在盖房子,一般都承包给师傅,亲戚帮忙一点做饭、拜拜。现在高楼大厦,亲戚也帮忙不了。
以前土木结构房子能居住几十年到一百年左右。看见古人的智慧。这样子的房子到八十年代还有人盖。这样子房子夏凉冬暖,住楼下基本不用空调。这样子房子,现在在东海镇坪洋村还保存很多。山下由于攀比基本都拆了,不然娶不到媳妇,也占地方。只有向天空要面积居住。

文;郭大卫,林志勇,蔡俊德。
图;蔡俊德

蔡俊德网名德哥,东海镇东沙其园。要整理一本东沙故事。保存金沙宫壁画,古民居,街道照片等等
wechat_upload16082950815fdca2a94fa2c
wechat_upload16082950825fdca2aa0df7e
wechat_upload16082950825fdca2aaa8b69
wechat_upload16082950835fdca2ab321b9
wechat_upload16082950835fdca2abb920a
wechat_upload16082950845fdca2ac65f2f
wechat_upload16082950845fdca2acd6617
wechat_upload16082950855fdca2ad5f7a4

46

主题

1968

帖子

6821

积分

白金会员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莆币
35
发表于 2020-12-19 08:06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土革厝

185

主题

5742

帖子

1万

积分

钻石会员

Rank: 8Rank: 8

莆币
68
发表于 2020-12-19 10:44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有点意思

565

主题

5218

帖子

2万

积分

钻石会员

Rank: 8Rank: 8

莆币
189
发表于 2020-12-19 11:30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每次都好长啊
发帖爆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